
德泰防水:深耕笃行,企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本报特约记者 于堂日
刚刚过去的2021年,德泰科技防水以加强创新体系建设为抓手,扎实开展“三化”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市场治理体系,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年共完成施工防水项目64个,累计施工面积230万㎡,完成产值收入1.5亿元,圆满完成公司年初预定指标。
“三化”筑根基 催生新动力
为了让工程管理更加科学化,2021年,德泰公司推行了“三化”管理法。
——防水施工“标准化”。通过标准化施工整合枪手培养、安全生产、规范施工等单体概念,依据产品优势,不同部位采用不同工艺施工,通过现场跟盯及远程视频监控,确保规范落地,形成密切相关、科学交织的施工现场管理新体系。
——工程管理“档案化”。为在公司内部形成积极向上的管理生态,各项目施工档案责任人及时收集档案留存,制定了《工程施工档案管理规定》,使项目查有所依,具备了可追溯性的功能。
——质量把控“验收化”。采取基层处理、喷涂施工、卷材铺贴三工序交接制度,层层把控,确保质量万无一失,开展了后浇带联合验收、定期验收、交付前验收“三验收”制度,让问题提前发现并及时处理,解决防水隐蔽后处理困难瓶颈。
亮出“精气神” 打好主动仗
2021年,面对国家对房产政策的步步收紧而导致的业务量萎缩,德泰科技防水打出了一套信息搜集、品牌推广、货款回收的组合拳,赢得了市场主动权。
市场开拓,盯紧项目精准发力。采取网络手段搜寻信息,特别关注日照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官网、全国公共资源交流平台、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官网等进行工程招标信息搜集,根据属地原则,对项目进行分流,在营销交流群进行“市场报备”,共签订了东港区南政府、广安榉园、日照客运站等32个项目,合同面积172万㎡,合同额1.25亿元。
产品宣传,全员出手捍卫品牌。一方面坚持品牌推广,邀请客户进公司、下工地实地参观,同时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力,重点发挥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进行线上宣传150多次,员工自发的制作抖音2100多个,增强了德泰品牌宣传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货款回收,处处用心巧借东风。外部项目货款,已经成为营销工作的“老大难”问题,德泰全方位多举措制定措施,巧用激励措施,关注节点,一线施工现场与回款挂钩联动,施工进度、人员调配向回款好的工程倾斜,加大工程款的及时回笼。巧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政策”回款,组织员工按时到相关项目打卡,通过类似办法,使公司外部项目应收货款回款率达到65%以上。
管理练内功 提档再升级
2021年,德泰防水先是荣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当年减免税收330万元,技术研发加计扣除退税323万。其次,申报的山东省瞪羚企业、日照市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相继获得通过,同时享受政府奖励补贴100万元;德泰科技和日照北方创信两个公司分别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体系”认证,同时参编《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应用技术标准》,联合省住建厅、济南同圆设计院参编《山东省建筑标准设计图集2020年最新版》,这也是喷涂速凝产品在山东省住建厅建筑规范执行的唯一标准。2021年德泰防水积极与高校联合,重点对生产、施工的设备进行了专项攻关,其中高压灌注机开关装置、双喷枪喷涂机增压稳压装置等9项技术创新成果已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这些成果为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的申报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加强公司创新体系建设,深化服务创新和工艺创新是又一个亮点,今年的“创新团队”成果丰硕,其中的样板分层展示得到了甲方、总包、监理的高度认可;创新了物料分类放置、安全技术交底、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等7项“实战”经验;进行了防尘网遮盖、对下沉庭院、外挑非机动车道采用预铺反粘等26项工艺改进措施。经过探索和一年的试验,目前“水固化”“丙烯酸盐”堵漏材料已研发成功并投入生产运营,年可生产堵漏材料1500吨,使堵漏材料成本节约30%以上。
公司还依靠深化管理降成本,通过实行定额考核,降低非生产性开支,严格控制办公费、招待费,对易耗品实行零库存管理法,全年节约材料成本700多万元;创新“四红四有”党建工作法,注重在各种文体活动中培育团队精神,让党建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站在新的起点,“无限风光在险峰”,冲刺全年的工作目标充满风险与挑战,作为集团房地产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德泰人不忘初心,迎难而上,向着更高更远的方向,一路前行。
刚刚过去的2021年,德泰科技防水以加强创新体系建设为抓手,扎实开展“三化”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市场治理体系,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年共完成施工防水项目64个,累计施工面积230万㎡,完成产值收入1.5亿元,圆满完成公司年初预定指标。
“三化”筑根基 催生新动力
为了让工程管理更加科学化,2021年,德泰公司推行了“三化”管理法。
——防水施工“标准化”。通过标准化施工整合枪手培养、安全生产、规范施工等单体概念,依据产品优势,不同部位采用不同工艺施工,通过现场跟盯及远程视频监控,确保规范落地,形成密切相关、科学交织的施工现场管理新体系。
——工程管理“档案化”。为在公司内部形成积极向上的管理生态,各项目施工档案责任人及时收集档案留存,制定了《工程施工档案管理规定》,使项目查有所依,具备了可追溯性的功能。
——质量把控“验收化”。采取基层处理、喷涂施工、卷材铺贴三工序交接制度,层层把控,确保质量万无一失,开展了后浇带联合验收、定期验收、交付前验收“三验收”制度,让问题提前发现并及时处理,解决防水隐蔽后处理困难瓶颈。
亮出“精气神” 打好主动仗
2021年,面对国家对房产政策的步步收紧而导致的业务量萎缩,德泰科技防水打出了一套信息搜集、品牌推广、货款回收的组合拳,赢得了市场主动权。
市场开拓,盯紧项目精准发力。采取网络手段搜寻信息,特别关注日照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官网、全国公共资源交流平台、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官网等进行工程招标信息搜集,根据属地原则,对项目进行分流,在营销交流群进行“市场报备”,共签订了东港区南政府、广安榉园、日照客运站等32个项目,合同面积172万㎡,合同额1.25亿元。
产品宣传,全员出手捍卫品牌。一方面坚持品牌推广,邀请客户进公司、下工地实地参观,同时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力,重点发挥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进行线上宣传150多次,员工自发的制作抖音2100多个,增强了德泰品牌宣传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货款回收,处处用心巧借东风。外部项目货款,已经成为营销工作的“老大难”问题,德泰全方位多举措制定措施,巧用激励措施,关注节点,一线施工现场与回款挂钩联动,施工进度、人员调配向回款好的工程倾斜,加大工程款的及时回笼。巧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政策”回款,组织员工按时到相关项目打卡,通过类似办法,使公司外部项目应收货款回款率达到65%以上。
管理练内功 提档再升级
2021年,德泰防水先是荣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当年减免税收330万元,技术研发加计扣除退税323万。其次,申报的山东省瞪羚企业、日照市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相继获得通过,同时享受政府奖励补贴100万元;德泰科技和日照北方创信两个公司分别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体系”认证,同时参编《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应用技术标准》,联合省住建厅、济南同圆设计院参编《山东省建筑标准设计图集2020年最新版》,这也是喷涂速凝产品在山东省住建厅建筑规范执行的唯一标准。2021年德泰防水积极与高校联合,重点对生产、施工的设备进行了专项攻关,其中高压灌注机开关装置、双喷枪喷涂机增压稳压装置等9项技术创新成果已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这些成果为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的申报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加强公司创新体系建设,深化服务创新和工艺创新是又一个亮点,今年的“创新团队”成果丰硕,其中的样板分层展示得到了甲方、总包、监理的高度认可;创新了物料分类放置、安全技术交底、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等7项“实战”经验;进行了防尘网遮盖、对下沉庭院、外挑非机动车道采用预铺反粘等26项工艺改进措施。经过探索和一年的试验,目前“水固化”“丙烯酸盐”堵漏材料已研发成功并投入生产运营,年可生产堵漏材料1500吨,使堵漏材料成本节约30%以上。
公司还依靠深化管理降成本,通过实行定额考核,降低非生产性开支,严格控制办公费、招待费,对易耗品实行零库存管理法,全年节约材料成本700多万元;创新“四红四有”党建工作法,注重在各种文体活动中培育团队精神,让党建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站在新的起点,“无限风光在险峰”,冲刺全年的工作目标充满风险与挑战,作为集团房地产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德泰人不忘初心,迎难而上,向着更高更远的方向,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