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料桶倒立”有账算
本报特约记者 于堂日
11月19日,走进日照卫生服务中心的施工现场,德泰防水公司第二施工队长刘新刚搬起刚刚用完的空料桶,倒扣在另一个刚启封的料桶上,桶壁上的剩余料滴滴答答流进了新料桶里,他们管这叫“德泰用料,一滴不剩”。
这是德泰防水公司严抓费用成本控制、强化精细管理的一个缩影。刘新刚算了一笔账:每个料桶每次能倒出大约一斤料,就是10块钱,每年公司需要用掉34450桶料,合在一块就是三十多万,俗话说,“紧紧手,年年有”,这话一点也不虚。
随着国家对房产行业政策的逐步调整,整个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对企业效益势必造成影响。“省下的就是得到的”,德泰新材料公司以持之以恒的毅力,依靠深化管理降成本,做到“锱铢必较”,把不该花的钱全部省下来,得到了明显效果。
一直以来,公司严抓费用成本控制,强化精细化管理。在费用控制上重点把好“三关”,一是从源头把好原辅材料的采购关,坚持多家竞争、比价采购、质优价宜”的采购原则,从源头上降低了产品成本;二是生产施工环节抓好考核关,通过每月的绩效考核严抓成本控制不放松,每月测算出实际用料量,对在合理范围内的料比进行正奖励,对在合理区间外的进行负激励,推行项目经理天天上报用料及结余的统计台账制度,并采取财务部、物管部及技术部随机抽查的方式,真正的将项目用料全方位控制,将成本管控落实到每个相关责任人;三是从财务核算环节把好费用关,严格控制办公费、招待费,对易耗品实行零库存管理,现用现买,在与供货单位货款结算上,最大限度的安排承兑汇票支付,有效控制非生产性开支。
“节省是不要成本的利润。”公司坚持内外齐抓,调动各方面力量,多渠道开源节流,严格杜绝“跑、冒、滴、漏”等各类问题,打好节能降耗“金算盘”。走进德泰新材料公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坏了的电锤、吹风机、密封条,员工修修再用;掉在地上的螺丝,会有人收集起来,积少成多备用;部门人员在用打印纸时都是正反两面充分利用,这些在别人看来“老抠”“小家子气”的做法,却彰显出德泰人“干毛巾”里再挤水的节约意识。“以过冬的心态迎接春天!”公司总经理孙海燕在后勤管理会议上这样告诫所有人。
11月19日,走进日照卫生服务中心的施工现场,德泰防水公司第二施工队长刘新刚搬起刚刚用完的空料桶,倒扣在另一个刚启封的料桶上,桶壁上的剩余料滴滴答答流进了新料桶里,他们管这叫“德泰用料,一滴不剩”。
这是德泰防水公司严抓费用成本控制、强化精细管理的一个缩影。刘新刚算了一笔账:每个料桶每次能倒出大约一斤料,就是10块钱,每年公司需要用掉34450桶料,合在一块就是三十多万,俗话说,“紧紧手,年年有”,这话一点也不虚。
随着国家对房产行业政策的逐步调整,整个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对企业效益势必造成影响。“省下的就是得到的”,德泰新材料公司以持之以恒的毅力,依靠深化管理降成本,做到“锱铢必较”,把不该花的钱全部省下来,得到了明显效果。
一直以来,公司严抓费用成本控制,强化精细化管理。在费用控制上重点把好“三关”,一是从源头把好原辅材料的采购关,坚持多家竞争、比价采购、质优价宜”的采购原则,从源头上降低了产品成本;二是生产施工环节抓好考核关,通过每月的绩效考核严抓成本控制不放松,每月测算出实际用料量,对在合理范围内的料比进行正奖励,对在合理区间外的进行负激励,推行项目经理天天上报用料及结余的统计台账制度,并采取财务部、物管部及技术部随机抽查的方式,真正的将项目用料全方位控制,将成本管控落实到每个相关责任人;三是从财务核算环节把好费用关,严格控制办公费、招待费,对易耗品实行零库存管理,现用现买,在与供货单位货款结算上,最大限度的安排承兑汇票支付,有效控制非生产性开支。
“节省是不要成本的利润。”公司坚持内外齐抓,调动各方面力量,多渠道开源节流,严格杜绝“跑、冒、滴、漏”等各类问题,打好节能降耗“金算盘”。走进德泰新材料公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坏了的电锤、吹风机、密封条,员工修修再用;掉在地上的螺丝,会有人收集起来,积少成多备用;部门人员在用打印纸时都是正反两面充分利用,这些在别人看来“老抠”“小家子气”的做法,却彰显出德泰人“干毛巾”里再挤水的节约意识。“以过冬的心态迎接春天!”公司总经理孙海燕在后勤管理会议上这样告诫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