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八天七夜

本报记者 张守艳
在隔离酒店,祝涛洗了澡、刷了牙,没有心事地敞开了睡一觉,这一睡就是16个多小时。他说,怎么睡得这么沉,总是醒不过来。
这天是11月4日,兴业集团圆满完成了五莲应急隔离观察点建设任务,最后一批参建人员凯旋而归,进行了集中隔离。祝涛便是512名兴业参建者中的一员,这8天里,他第一次洗刷、第一次躺在床上睡觉。他说,感觉自己终于活过来了。
时间回到10月28日。凌晨1点,祝涛接到了天泰建工机电公司总经理刘召兵的开会通知。在那间小小的会议室里,机电公司生产、技术、水电、后勤及班组负责人都坐齐了,接收图纸、提报所需材料、商议后续施工,一切有条不紊。当日上午10点,祝涛带领机电分公司第一批20多人到达建设现场,那时,天泰建工市政分公司作为“先锋军”已奋战了一天一夜,平整杂乱的施工现场,修建出一条道路,为大型设备进入及后续施工赢得时间。
兴业集团此次任务是应急隔离观察点临时道路管网和114套应急隔离房的建设。“就是114套精装一居室‘公寓’及周边相关配套的建设,相当于2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施工!”祝涛作为建筑人,给出了更形象的解释。
当一间间板房陆续吊装至现场后,“主战场”便交给了机电分公司。隔离房虽小,却“五脏俱全”,网络、水电、床、空调、独立卫生间、太阳能、热水器、马桶等配备齐全。“说实话,去之前光看图纸,没觉得这是大活,去了之后才发现,每走一步都太难了。”没水没电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即便11台发电机同时工作依然有人为用电而“争抢”;在搬运安装不停的基础上,还需要腾出精力对接、配合电力、水务、网络等部门,而对方也是人手紧张,为了不耽误进度,他们又主动承担了对方的大部分工作。
高强度的工作环境,“零配置”的生活条件,是这群人最真实的写照。没有水,8、9天的时间里,他们没洗过脸,没刷过牙,没换过衣服,更没睡过一次囫囵觉。每个人都衣衫破旧、头发凌乱、胡子拉碴。“我们常常拿肖培庆肖总那性感的小胡子开玩笑,他走得急,刮胡刀没顾上带。哪还有什么个人形象,都跟要饭的似的……”祝涛笑着说。
由于电力资源紧缺,连续几天都喝不上一口热水。“刚开始没带烧水壶,公司给带过来后又不舍得用电烧,没有厕所,都不敢喝水……”那段时间,所有人的眼睛是红的,嗓子是哑的。丁兆良董事长得知这一事情后,特地从市区运去了烧柴火的大锅和桶装水,备上方便面,并安排专人负责后勤工作。于是,那口锅灶便日夜不熄地燃着,“几百号人喝水呢,哪管烧开不烧开,热乎热乎就行了!”
睡觉是最难的事情,没时间睡,也没地方睡,“强制休息”成为了领导最常下的命令。深夜,每人顶着一件公司发的军大衣,有的人去车里眯一会儿,有的人去一处废旧的售楼处,也有人靠在墙角席地而眠,每人每天的睡觉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我们的班组长许亮,8天只睡了20多个小时,还有材料保管只能睡在材料场地,太拼了!”困到极致,也累到极致,没人挑睡觉的环境,闭上眼睛30秒内就昏睡过去,醒来继续与时间赛跑。
建设现场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广大党员率先垂范,那一面高高飘扬的党旗,映红了山城的夜。“我是一名党员,应当发挥带头作用,冲在最前面。”祝涛声音不高,却言辞铿锵。
“终于挺过来了,但还是有点遗憾。如果事先了解这边的情况,我觉得在组织协调上还能做得更好。”祝涛说出了大多数参建者的心声。在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的这场战斗中,兴业人没有“赢”的喜悦,有的只是还可以更快、更好的自我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