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竞赛之歌”在兴业唱响

——兴业集团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张守艳
      从业务单一、员工不到30人的小型贸易公司,至如今拥有30余家全资和控股公司、年产值过260亿元的多元化企业集团,日照兴业集团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
      揭秘兴业集团事业成功的关键,与拥有一支高技能、高素质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密不可分。
      多年来,兴业集团工会聚焦主责主业,依靠职工为了职工,依靠企业服务企业,围绕工会职能发挥,为职工搭建创新成长平台,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劳动和职业技能竞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推动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激发全员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人才根基,注入了内生动力。
竞赛 助力员工成长成才
      以竞赛为舞台,打通职工自我价值实现的通道,培育更多的“兴业工匠”,让真正有能力、有技术、敢创新的人“有面子,有位子,有票子”,为企业发展积蓄后劲。
      参赛人数近千人,理论和实操双重考验,涵盖工种类、技术类、安全类、资料类等4大类别、10余个工种——这场规模空前、引人关注的技能大赛,正在天泰建工建设工地上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而这样的技能大赛,天泰建工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一届。通过这项大赛,让数百名一线员工脱颖而出,走向管理岗位,“工匠精神”得到了最好的传承和发扬。
      同样的场景也在金帝物业公司上演着。120名客服管家、维修工、秩序员和保洁员齐聚赛场,各展绝活,营造出用心服务、创优争先的浓厚氛围,在公司上下掀起了岗位大练兵的热潮。
竞赛 服务企业发展需要
      竞赛,不流于形式,不浮于表面,而是与企业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职工崇尚技术、勇于创新的积极性,为企业发展服务,这是兴业工会始终坚持的原则。
      兴业办公技能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五届,涵盖办公自动化、PPT设计、公文写作等内容,锻造形成了一支能够应对各种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连续举办了九届的驾驶技能大赛,更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驾驶员们同场竞技,各显身手,比技术,比服务,比安全,达到了强化专业技能、锻炼驾驶队伍的预期效果。
      与此同时,德泰防水公司、汇川建材公司等也都聚焦企业发展实际,将竞赛活动与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开展了驾驶、质检、喷涂等各项技能大赛,鼓励干部职工们“干中学、学中练、练中比、比中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竞赛 发挥“样板”示范作用
      企业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在哪里,劳动和技能竞赛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兴业工会聚焦各公司需求,以竞赛为载体,亮出牌子,树起标杆,造出声势,打造了一批劳动竞赛和生产经营完美结合的“试验田”。
      在推进重点工程和大项目过程中,天地人绿化公司、兴业装饰公司等大胆将竞赛与生产结合,划分区域、各队承包,在质量效率、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比拼中,比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规范,比出了更强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比出了一支能打硬仗、善打胜仗的产业工人队伍,为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起到了助推器、加速器的作用。
竞赛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附着式构造柱振动器的研发应用,有效降低了因振动不到位而造成的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提高了构造柱施工质量;
      建筑模板紧固丝杆清理修复装置的研制,实现了丝杆从手工清理到机械清理的跨越,工作效率提高6至7倍;
      扫描一个小小的“查保促”活动二维码,便可将身边安全隐患拍照上传,领取奖励,筑牢了安全生产屏障;
      ——这些来自生产一线、破解日常“卡脖子”难题的“职工五小创新成果”在兴业比比皆是,涉及攻克技术难关、提质量、增效率、保障安全等方方面面,体现着一线工人的智慧和力量。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兴业集团对创新人才队伍的支持和培育。成立科学技术协会,出台《创新成果管理实施办法》,对已实现成果转化和运用推广的26个创新项目发放奖金60多万元。同时,设立3个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引导全员立足岗位,加强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
      创新机制“建起来”,创新动力“强起来”,创新成果“多起来”,为企业发展增添了活力和动能。目前,兴业集团已有6人获评市级以上技师、工匠,实现各类发明专利62项,市级以上QC成果218项,3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在市级以上评比中获奖,各项创新成果累计可为企业创造价值5000万元以上。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未来。
      如今的兴业集团已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各项产业蓬勃兴起,工人队伍持续壮大,创新创造蔚然成风,员工的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和成就感进一步增强,一曲“咱们工人有力量”的凯歌,正嘹亮地唱响在兴业集团各条战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