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偶拾

姚成良
      古代文人雅士,一到秋天就生出许多伤感情绪,似乎一说到秋,就是清冷、悲凉和萧瑟。文人雅士自有他们的烦恼和高洁,但对众多的普通老百姓来说,秋天却有一种截然不同的情感,秋天对他们来说,是喜悦的,忙碌的,也是清凉而惬意的。
      秋天是喜悦的,因为这是一个有味的季节,瓜果桃李、蔬菜作物陆续成熟,单是那高饱和度的颜色就足以让人眉目含笑,喜悦溢于言表。金黄色的玉米,红红的大枣、翠绿的秋黄瓜、白花花的花生、绿中透红的大苹果……一切颜色都赏心悦目,饱满充实,拨动着每个人的味蕾。尽管现在农业技术越来越发达,我们可以吃上不同季节的瓜果蔬菜,但秋天的颜色和滋味却独有一份温馨和厚重,人们对秋天也就多了一份偏爱与欣喜。而那些见到美食就拔不动腿的“吃货”们,正好可以打着“贴秋瞟”的幌子,放开肚皮,大快朵颐,尽情享受秋天的味道,满足味蕾的追求。
      秋天是忙碌的,因为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春种夏耕,秋收冬藏,从农业社会流传下来的传统,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先辈。尽管现在社会的生活习惯已经有所改变,但最基本的农业耕作规律,依然在普通老百姓身上得到印证。前几天打电话,母亲说老家收花生了,一年中与土地打交道的最后忙碌开始了。母亲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对土地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依赖,在她看来,土地不仅仅是给家里带来一份收入,更是对她大半年劳动的一种回报和价值认可。母亲对土地的情感,和中国广大的老百姓一样,在秋天这个特定的季节,独有一份特别的含义。尽管秋天是忙碌的,也是辛苦的,但是他们心甘情愿,收获着属于他们的幸福和满足,累并充实着、憧憬着。
      秋天是惬意的,因为这是一个清凉的季节。“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的《秋夕》,叙述的虽是宫女的苦闷幽怨,但对秋夜特点的描写,确恰如其分。一个“冷”字,一个“凉”字,把秋夜的清冷表现得淋漓尽致,无怪乎诗歌的最后两句成千古名句,广为传颂。于己而言,随着立秋的到来,清凉也是体会得到的。晚上睡觉终于可以离开空调了,早晚两头也感觉到凉意了,寒蝉的叫声也越来越低沉了。最为明显的是秋雨过后,此刻,我不由自主地地想起了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对秋雨的感受,“天可真凉了啊”,是,天可真凉了啊。
      “世人皆言春光好,我觉秋日胜春朝”。秋有美味,有收获,有惬意,秋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不冷不热,正是人间好时节,惟愿你我好好工作,好好生活,遇见美好,不负秋光!
(作者为兴业房产行政中心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