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提升”还需提升这三点
李宗光
近期以来,天泰建工为贯彻落实集团“三提升”动员大会精神,围绕“提升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追根溯源,把脉问诊,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三提升”运动。笔者以为,要保证“三提升”活动取得实效,还应重视以下三点。
第一,必须理顺层级关系,提高决策效率。目前我们实行的是三级管理模式:即总公司、分公司、项目部,有五个土建分公司,近百个项目部。众所周知,施工企业的特点是指挥越靠前,解决问题越快,运转效率越高。要保证体系高速运转,就必须理顺各个层级的关系,在明确责任,强化考核的基础上,充分授权。要相信“没有完美的职工,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制度”,任何制度都有一个制定、实施、完善、提升、再实施的过程,要本着“有胜于无”的原则,不能片面追求完美,瞻前顾后,以至于久拖不决,小事拖大。
至于管理层级,无论是三级还是一级,都不是关键,关键是要责任明确,上下通畅,执行彻底,要严格做到“四个凡事”,即:“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在保持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及时调整、纠偏才是关键。
第二,必须转换总部职能定位,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建筑企业的赢利点在项目,没有项目一切都是空谈,项目不盈利,一切都免谈。所以,必须拧住项目这个牛鼻子,抓安全、稳质量、提效率、控成本,才能够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当前,我们总部的管控事务事无巨细,效率却无法保证。很多时候,不是机构设置有问题,也不是干部官僚,而是我们的定位不准,束缚了项目部能动性。特别是总部和分公司之间的关系含糊不清,责任不明,导致遇事无所适从,不断请示汇报,又得不到及时决策,以至于很多工作陷入被动。
为此,围绕项目建设这个中心,总部的职能就不能只是单纯的管控,而是要突出服务和保障职能。必须认识到:凡是项目需要的,就是总部要提供的;凡是项目的困难,就是总部要解决的。凡事要首先从有利于降低成本、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有利于提高效率,最终有利于项目效益上来开展工作。而对于总部各个机构的绩效,就是要看他们为项目解决了什么问题、提供了什么服务、满足了什么需求、创造了什么成果来衡量。
第三,必须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分配机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种需求。围绕满足“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设立激励机制,尤其是“即时激励”是非常必要的。事实证明,只有即时才能产生动力,拖延只能产生抱怨。
要满足这三个高等需求,就要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机制。只有责权利三者对等,才能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当然,有了制度还不行,只有彻底落地才能发挥作用。以安全管理四个法则中的“凡事有章可循”为例,有章可循不仅仅是建章立制,不是文件成堆,而是通过制度告诉大家公司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一方面设立高压底线,谁也不能触碰,谁碰上都会被击伤;另一方面设立正面激励措施,凡是公司提倡的行为,就要大张旗鼓的奖励;凡是公司反对的行为,也要旗帜鲜明的处罚。奖要奖得兴奋,罚要罚得心痛。
过去,我们也多次建立过相应的绩效考核或单项奖惩机制,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得到很好地、持久地贯彻落实,以至于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许多员工不再相信通过努力获取激励。所以,相对于追求建立完美的制度,保证制度的落地实施,提振大家的信心尤为重要。
总之,再完美的制度落不了地,就是一纸空谈;再完美的文化,入不了心,都是雾里看花。让制度落地,让文化入心,天泰建工就一定会借“三提升”之力,再攀新高峰。
(作者为天泰建筑公司副总经理)
近期以来,天泰建工为贯彻落实集团“三提升”动员大会精神,围绕“提升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追根溯源,把脉问诊,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三提升”运动。笔者以为,要保证“三提升”活动取得实效,还应重视以下三点。
第一,必须理顺层级关系,提高决策效率。目前我们实行的是三级管理模式:即总公司、分公司、项目部,有五个土建分公司,近百个项目部。众所周知,施工企业的特点是指挥越靠前,解决问题越快,运转效率越高。要保证体系高速运转,就必须理顺各个层级的关系,在明确责任,强化考核的基础上,充分授权。要相信“没有完美的职工,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制度”,任何制度都有一个制定、实施、完善、提升、再实施的过程,要本着“有胜于无”的原则,不能片面追求完美,瞻前顾后,以至于久拖不决,小事拖大。
至于管理层级,无论是三级还是一级,都不是关键,关键是要责任明确,上下通畅,执行彻底,要严格做到“四个凡事”,即:“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在保持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及时调整、纠偏才是关键。
第二,必须转换总部职能定位,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建筑企业的赢利点在项目,没有项目一切都是空谈,项目不盈利,一切都免谈。所以,必须拧住项目这个牛鼻子,抓安全、稳质量、提效率、控成本,才能够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当前,我们总部的管控事务事无巨细,效率却无法保证。很多时候,不是机构设置有问题,也不是干部官僚,而是我们的定位不准,束缚了项目部能动性。特别是总部和分公司之间的关系含糊不清,责任不明,导致遇事无所适从,不断请示汇报,又得不到及时决策,以至于很多工作陷入被动。
为此,围绕项目建设这个中心,总部的职能就不能只是单纯的管控,而是要突出服务和保障职能。必须认识到:凡是项目需要的,就是总部要提供的;凡是项目的困难,就是总部要解决的。凡事要首先从有利于降低成本、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有利于提高效率,最终有利于项目效益上来开展工作。而对于总部各个机构的绩效,就是要看他们为项目解决了什么问题、提供了什么服务、满足了什么需求、创造了什么成果来衡量。
第三,必须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分配机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种需求。围绕满足“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设立激励机制,尤其是“即时激励”是非常必要的。事实证明,只有即时才能产生动力,拖延只能产生抱怨。
要满足这三个高等需求,就要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机制。只有责权利三者对等,才能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当然,有了制度还不行,只有彻底落地才能发挥作用。以安全管理四个法则中的“凡事有章可循”为例,有章可循不仅仅是建章立制,不是文件成堆,而是通过制度告诉大家公司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一方面设立高压底线,谁也不能触碰,谁碰上都会被击伤;另一方面设立正面激励措施,凡是公司提倡的行为,就要大张旗鼓的奖励;凡是公司反对的行为,也要旗帜鲜明的处罚。奖要奖得兴奋,罚要罚得心痛。
过去,我们也多次建立过相应的绩效考核或单项奖惩机制,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得到很好地、持久地贯彻落实,以至于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许多员工不再相信通过努力获取激励。所以,相对于追求建立完美的制度,保证制度的落地实施,提振大家的信心尤为重要。
总之,再完美的制度落不了地,就是一纸空谈;再完美的文化,入不了心,都是雾里看花。让制度落地,让文化入心,天泰建工就一定会借“三提升”之力,再攀新高峰。
(作者为天泰建筑公司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