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服里的额温枪
本报通讯员 杜慧
2月28日清晨6点整,长春路片区J地块项目部,门卫秦四泉一如既往地早早值守在大门口,他左手从棉大衣里面掏出耳温枪,右手迅速喷洒一层酒精后对准进场人员的额头,精准间隔1厘米:“36.1度,注意路滑,下一个来。”
额温枪低于16度便不能正确测量体温,为了不漏测任何一个,把好工地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卡,秦大爷便提前将温枪消毒后放在自己身着的棉服里,捂热乎了再拿出来消消毒给进场的大家测体温,天天如此。
大雪从头天深夜飘到第二天凌晨,秦大爷清楚地说道:“连着下了得有个四五个小时了啦。”凌晨五点,积雪厚的地方有5厘米,秦大爷依旧早早起来,把过道、台阶、角角落落清扫个干净。他说,雪踩实了就打“出溜滑”,可不能让抢工期的工人们摔着。
入门测体温时,大爷往上推了推帽子,笑呵呵地说:“今天温度上来的快。”大家都知道,那是因为扫完雪,大爷已经热出了汗,头顶袅袅升起的白气冲破他的盖帽飘了起来,仿佛在与凌冽的寒风较量,也像是在为旁边建设工地的大干热潮吹来一股暖风。
平凡却不渺小,每一位与疫情做抗争的天泰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抒写属于他们的不平凡。
2月28日清晨6点整,长春路片区J地块项目部,门卫秦四泉一如既往地早早值守在大门口,他左手从棉大衣里面掏出耳温枪,右手迅速喷洒一层酒精后对准进场人员的额头,精准间隔1厘米:“36.1度,注意路滑,下一个来。”
额温枪低于16度便不能正确测量体温,为了不漏测任何一个,把好工地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卡,秦大爷便提前将温枪消毒后放在自己身着的棉服里,捂热乎了再拿出来消消毒给进场的大家测体温,天天如此。
大雪从头天深夜飘到第二天凌晨,秦大爷清楚地说道:“连着下了得有个四五个小时了啦。”凌晨五点,积雪厚的地方有5厘米,秦大爷依旧早早起来,把过道、台阶、角角落落清扫个干净。他说,雪踩实了就打“出溜滑”,可不能让抢工期的工人们摔着。
入门测体温时,大爷往上推了推帽子,笑呵呵地说:“今天温度上来的快。”大家都知道,那是因为扫完雪,大爷已经热出了汗,头顶袅袅升起的白气冲破他的盖帽飘了起来,仿佛在与凌冽的寒风较量,也像是在为旁边建设工地的大干热潮吹来一股暖风。
平凡却不渺小,每一位与疫情做抗争的天泰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抒写属于他们的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