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周年,感谢你的陪伴

                       王娜
  初秋的早上有些凉意,送女儿上学的小道上,落叶逐个飘落下来,小小的场景竟带些诗意。也是在这个季节,我与你初识——《兴业之窗》,时至今日已有八年的交情,在你每一期的足迹中有我的成长,也有我的收获。
  初到兴业干的是计划管理岗位,熟悉各个项目建设情况是最基础的工作。有一次跟着经理到银河华府项目,当时项目初建,正在基坑开挖工作,经理说让我写篇通讯稿,我嘴上答应着,心里却没谱。专业学的是工程管理,对于写作方面还真是没把握,但是任务下达了,就得赶紧落实啊,网上查找通讯稿要素,根据收集的项目现场素材,七拼八凑地完成了一篇项目开工的通讯稿,随后让经理帮我审核,又给我提出了中心思想、捋清了思路,经过一番修改这才投了稿件。等《兴业之窗》出炉时,第一时间领取报纸,看见自己投的稿件出现刊物上还是很激动兴奋的,那期的报纸我读得津津有味。
  经过第一次的小试牛刀,我对新闻写作产生了兴趣。怎样写好一篇稿子,怎样让读者喜欢看这篇文章,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好的。每一期《兴业之窗》下发后我都会仔细去琢磨,学习别人的写作手法,总结自己存在的问题。集团和公司都很重视宣传工作,不定期组织培训、采风,我自己也是边学习边总结边实践,慢慢地,稿件发表的数量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高,在《兴业之窗》这片沃土里我正在慢慢蜕变。
  作为一名工程人,写作也是围绕一线工作展开,有段时间觉着工程的稿子只有进度类,能否打破局限性,从多个角度展现我们工程人的风采。记得那年正值酷暑,刚入夏时公司各项目部就抓住时机,多措并举,拉开了夏季施工高潮的大幕。当时我拿起相机,跟着工程师们挨个儿项目地转,把他们奋斗的身影记录了下来,豆大的汗珠、衣服让汗水浸湿,但依然阻挡不住他们对工作的热情,这是他们的职责,也是工程人的匠心。这样一篇纪实稿件配上真实的照片,一篇生动的文章就汇成了,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这也让我在写作的路上有了方向。原来稿件写作可以有这么多突破口,技术创新、质量把关、精益求精等,可以多角度来展现工程人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工程人是钢筋上的弹奏者,也是技术科研的创新者,更是工程建设的守护者。
  从2011年到2019年,八年的时间,我从写作小白到现在逐渐摸着门道,这期间,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我记得第一次获得集团颁发的“先进宣传工作者”时内心的感动,记得第一次获得“十佳新闻作品”时内心的澎湃,这是对我的肯定,也让我对未来的写作之路信心满满。
  感谢兴业这个平台,因为有《兴业之窗》这报纸,我们才有机会将工作中的亮点展示。同时,《兴业之窗》也将所有兴业人拧成一股绳,传播企业文化,加强沟通交流。有次跟朋友聊天说起公司自己的报纸,朋友说:“你们公司有自己的刊物,还做的这么用心,说明你们对企业文化真的重视啊。”朋友话语中带着羡慕与仰望。我有幸在这里工作,同时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们虽然奋战在兴业的各个岗位,很多时候也都是在工作之余拿起笔总结工作,写意人生,但是能在《兴业之窗》这个平台上看见自己成长的足迹,无疑是最大的一份收获。未来可期,我们会与《兴业之窗》一起走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作者为兴业房产工程中心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