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兴业汽配人

本报讯(特约记者 陈锡健)七月伏天骄阳似火,兴业汽配公司车间内机器轰鸣、背影穿梭、热如蒸笼,工人们肩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纵梁二车间型材二号线旁边,是一条刚挖的地槽,这里马上要安装一条从重庆分公司调运过来的辊弯生产线。看着刚卸车的设备,班长王同民面色凝重,这是套旧设备,生产线长达50米,上百个零部件,到现在还没有图纸,没有专业的安装人员。“同民,这条线安装中会有困难,8月试机,有没有问题?”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管恩业关切的问,“请领导放心,我们车间有能力解决出现的任何难题,保证按时试机运行。”王同民拍着胸脯,立下了军令状。“好,那我们就把这条线命名为‘一号冷弯线’,我等你们的好消息。”管恩业欣慰地说。
  军令状好立,这场仗可不好打,王同民自己心里也在打鼓,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态度决定一切,他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当天,王同民便抽调了二号线、四号线上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开了个碰头会,安装组就这么成立了。随后,制订计划、各担其责、紧密协调,大家有序地展开了安装工作。自此,王同民每天的工作内容便是办公室槽梁计划—STAM线生产——一号线安装。开卷机焊接歪曲、行程开关碰损变形、15道辊压模具更换等一个个棘手问题都难不倒这个安装团队,跑维修、跑模具,没有图纸,一个部件一个部件的分析、查资料,他们靠顽强的毅力硬是啃下了这一块硬骨头。
  王同民在工作上勤奋努力,勇往直前,却把家庭“落”在了身后。设备安装期间,母亲在沂南住院半个月治腰伤,王同民就露了两次面,期间都忙在工作上。虽然对父母深有愧疚,但是他知道项目进度不能耽误,一定要坚守在岗位上。儿子编程进入决赛,爷俩兴奋了一晚上,王同民给孩子报了个提高班,希望在决赛能有好的发挥。为了不耽误工作,他7:00就把孩子送到了辅导班,孩子却要等到8:30开门才能上课,“男孩子多锻炼一下有好处,”王同民是这么鼓励着孩子,安慰着自己的。
  最终,历时55天“一号冷弯线”成功试机运行,面对大家的祝贺,王同民笑着说:“虽然设备能运行,但是没有达到最高精度,大家要熟悉设备,再接再厉。”说完就安排人员开始着手研究设备。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是他有一颗奉献于事业的心,在纵梁车间这间这片小小的天空下,用忠诚和敬业演绎着一名普通兴业工人闪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