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里的匠心“造园人”

             本报特约记者 高泰
 
  人物名片
  姓名:王腾
  综述:王腾是天地人绿化公司工程中心一名普通硬景技术员,目前在兴业玉兰花园南区负责现场施工管理。“紧盯现场,发现问题立即当场解决,牢牢把控施工质量,这就是我理解‘造园人’的匠心。”年纪轻,却有着老练的施工经验,话不多,却字字透露着坚定与执着。

 
  7:20  王腾和他的徒弟准时出现在了项目现场,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安排机械施工、安排分包队伍和劳务工作、协调甲方和总包方施工场地、督促分包方的施工进度和施工顺序——这就是他一天中最重要的四件工作。

 
  8:00  安排完施工机械,还不忘反复提醒挖掘机司机小心点,千万不要挖坏电缆。对于一些埋在土里的电缆,他则自己跳进坑里,用绳子捆绑好,配合挖掘机把有隐患的电缆拉出土堆,放到安全区域内。
 
  8:20  穿梭于每一块施工区域,不带一丝犹豫或停留。一天中他就这样反反复复游走于每一块施工区域,我问他:“你这样走一天怎么也得走1万多步吧?”“2万步上下”他脱口而出,依旧快步行进着。在这雨后的工地上,他的鞋子早已沾满了黄泥。
 
  9:30  成本中心的同事来现场进行院墙基础收方,向王腾了解情况。像这样协助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也是他的日常工作之一。

 
  10:00  王腾一天要接无数个电话,协调和处理各方工作进度,平均每十分钟就有一个电话打进来或拨出去。在面对我数次跟丢的情况下,他说道:“不好意思啊,太忙了,走的时候忘了叫你了。”说到这,他那干裂的嘴唇露出了略带歉意的笑容。
 
  10:30  时常会有挖掘机司机来请教他下一步该怎么进行,王腾这时总会和他们一起去现场勘查,根据现场情况立刻将问题解决。同时,他自己也时刻紧盯着各个区域现场,一旦发现问题立马找相关人员沟通解决。他就这样在工地的东南西北边来回跑来跑去,像上了弦的发条一样,不断对各处施工情况进行修正和指导。
 
  11:30  他们每天中午轮流去北边的市场采购食材,同事们有的切豆腐、有的切菜,好不热闹。不一会,一碗碗热腾腾的白菜豆腐汤就上桌了,配上馒头煎饼,再加上几个小菜,就成了这美味又营养的工地午餐。
 
  13:00  王腾和他的同事们已经准时达到施工区域,量标高、放线、继续调度着各施工单位。“站一天还能忍受,每天走大约2万来步,没啥感觉了,站习惯了脚就不疼了。就是这天儿啊,要么太冷要么太热,天天尘土飞扬,风吹日晒,20多岁的小伙别人都说长得有点着急,哈哈哈。”王腾身边一位年轻的同事说道。
 
  14:00  王腾默不作声,静静的看着脚下被雨水浸透的土地。一场大雨,让本来松软的土壤变成了一块块泥疙瘩,他心里想着越来越紧张的工期,一次次的去尝试,希望能找到已经干透可以进行施工的区域。“用手抓土试试这个土粘性如何,如果土不粘的话,就可以把面前这两条道路整出来,如果土太粘,挖掘机一压就成泥饼子了”王腾边说边蹲下身子去捏土。
 
  15:00  王腾和同事们在进行放线。一把铲子,盛上一把石灰粉,顺着已经丈量好的卷尺,把石灰轻轻抖落,这就是放线的基本操作。
 
  17:30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王腾和同事们依旧在忙碌着,抓紧时间放线,争取为晚上开挖自来水管道提前做好准备。
 
  22:00  自来水管道施工还在进行,城市里的灯火陆续点亮,使得这里的夜晚显得格外的静谧和温暖。机械轰鸣的施工现场虽然显得与周围的气氛格格不入但又慢慢淹没在这一片片的夜色中。


记者手记:
  工地的生活是火热的,比夏日里的太阳还炙热,大家在工地上顶着太阳干事业;工地的生活是精彩的,大家闲暇时候三五成群,笑谈着自己一天的工作;工地的生活是激情的,项目现场穿梭着无数劳动身影,他们用图纸和仪器创作出一个个景观作品。
阵阵微风迎面吹来,头顶上的红色安全帽显得格外耀眼,他们就是那一群工地上的造园人,常年漂泊在外的他们,认定工地是他们的第二个家。而这一天,就是作为一名绿化人一年中最最普通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