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人员的发展方向 

王士成
  一个好的造价人员就像一个好的会计,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丰富的资历和不同的发展方向作为支撑。一个新入行的人员要在造价行业创出一片新天地,都应该经历以下过程,作以下的定位发展。
  第一个过程为学习过程,发展方向为普通预算员。这个阶段主要做识图、造价、漏项、定额等,是由对定额不熟悉、对材料市场不敏感经常套错投标报价偏差大转变成慢慢熟悉,最后瓜熟蒂落,成为对基本东西的掌握。普通预算人员如果有条件还应该在施工单位锻炼一段时间,因为施工单位比别的单位更能接触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更能学到东西。普通预算员可很好地掌握自己所学专业的工艺和有关预算的计算规则及操作流程,丰富基本知识,扩展专业,积累经验数据指标和感性知识。
  第二个过程为提升过程,发展方向为预算主管。在预算员阶段主要负责具体的造价工作,掌握了基本知识,熟悉了预算数据,具备了造价的基本经验。但一个预算员不可能永远停留在这一阶段,随着能力的提升,必定要独当一面,挑起预算的重任,成为预算主管。一个预算主管要学会对人员的管理,学会进行商务洽谈,要对招投标和合同方面以及建筑法律方面积累一定的知识,应该了解一些基本的财务知识。相对来说,一个预算主管在施工单位来说比较好点,因为接触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专业工艺、计算规则和操作流程较多点,经验数据指标更精确,专业更开阔。但如果说成为施工单位预算主管,才只是说最多了解了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的成本和工程管理的方法,对工程项目的前期阶段的成本及其控制,以及工程的后期费用应该没有概念。
  第三个过程为升华过程,发展方向为项目成本控制主管。一个预算主管,无论从知识积累还是从经验积累、理解实施方面都上升到了新的层次。然而就造价人员的发展方向来讲,还是有一点缺憾。因为任何一个造价人员的使命和职责是要节约成本,而定位于预算主管,显然不能渗透于成本控制的全部环节。一个造价人员的最终发展方向要偏向于成本控制与合同管理。无论在施工单位还是建设单位,成本问题都是最受关注的。如果从一个预算主管上升到项目成本控制主管,学会在施工过程中有效降低成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经验,制定出目标成本,在施工过程中,逐项控制,最终达到赢利目的,这才是一个造价人员的终极目标。 
  一个具备了这样三个发展阶段的造价人员,必会对行业有更深一层的认识,认识了更广泛意义的造价,业务也可由专一的投标报价,预结算转入工程审价、全过程的造价控制,由造价工程师转行至招标师、咨询师、监理工程师等相近行业,甚至成立咨询公司。
(作者为天泰建筑第一分公司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