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家的路
张守梅
假期没敢睡懒觉,因为头天晚上就给娘打电话,说好了早点回去帮着采茶。这次俩孩儿也随行,回家路线规划得挺好,谁知赶上逢“将帅沟”大集,堵住严重!车子走走停停,近20分钟才冲出重围,到了宽阔地带。我驾轻就熟地穿梭在各个村庄之间,女儿说:“妈,这一路上拐来拐去的,你怎么还能找到去姥姥家的路?”我说:“孩子们,那是我回家的路啊,怎么能记不住呢?”
我回娘家的路,只有30多里,并不算远,可有时也会被各种事情,各种借口挡住,笼统算来,一年也就回去十几趟吧。
遥想那年,单身的我漂在别人的城市,正月里就出来了。端午节前夕,娘借用村里的电话打给我:“小丫,端午节不回来?回来吃粽子吧,你都快半年没回家了。”我在电话那头应付着:“不一定哦,有事,忙!走不开!”其实是对娘,对家存了怨气的。早早辍学出门打工,过早感受到了社会的冷暖和没有文化的不易,在陌生的城市里,只能干又苦又累让人瞧不起的活儿!娘啊,想当初,纵有千般难处,您怎么就不劝我坚持完成学业呢?因了这份不满,对娘的话,我爱搭不理!回家的路,我快要记不起!
端午节那天一大早,娘又打来电话告诉我,既然我没空回家,她要来看我,给我送粽子!我那不识字、又没出过远门的娘啊,你可知道出门的难处!我诺诺地应着:“您要来就来吧,记得坐火车啊,我去火车站接您!”也没当真,反正过节也没啥事,就溜达着去了火车站。火车准点停靠,我在出站口候着,既没报多大希望,却又眼巴巴地盼着……然后就看见了娘,那时才50多岁的娘,干净利索,脚步轻快,一根短棍挑着一个尼龙袋,正在出站口朝外张望。我紧走几步接过娘背上的袋子,却被里面满满的粽子和鸡蛋压了个趔趄!娘笑笑接过担子重新背在肩上:“太沉,你背不动!”我的娘,怨怼挡住了我回家的脚步,却挡不住您惦记儿女的心!
有时,想回家的脚步谁也挡不住!犹记那年,孩子刚三四个月大,初春季节,乍暖还寒。婆婆带着儿子去了二大姑姐家,我在家独自看着女儿,正收拾着东西呢,突然就生出要回娘家的念头!可那时还没有通乡村的公共汽车,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是我结婚前买的一辆踏板摩托车,孩子太小,还不会坐,要回趟娘家,真的不容易!我转来转去地想办法,终于在衣柜里翻腾出一个绣花的大背带,这带是一位大姐从山西老家带过来的,平时在家用不到,这会儿却帮了我大忙。赶紧给闺女穿戴整齐,垫好尿布,又找出一件长长的厚棉袄,先是把闺女放在背上,想了想又觉不妥,遂把闺女用背带捆在胸前,再把厚棉袄袖子朝后围在闺女身上,推出摩托车上路。30多里的路,我走了一个多小时,一会停下看看闺女会不会闷着啦?一会儿摸摸小手会不会冷?就这样走走停停,到娘家时已近午饭时间。到了门口一摁喇叭,娘听到声音赶紧迎出来,看我骑车带着孩子回来了,娘眼睛有些潮湿:“小丫来,想娘啦?”就这一句,让我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转。想我单身时可是来去自如,可现在,孩子却成为抛不开、放不下的温暖牵绊!
回到了熟悉的村庄,看到了熟悉的院墙,有饭菜的香气传来。我心中感慨万千:再远的距离,再难走的路,只要娘在家等着,就没有回不去的!可是这条回娘家的路,我们还能走多久?时间在慢慢溜走,父母在一天天变老,当有一天,那村庄,那小屋没有了父母忙碌的身影,不见了父母期盼的目光,我们的归属在哪里?这条回家的路是否还会充满了期待?唯愿父母身体健康,回家的路,永远不停歇!
(作者为天泰建筑公司员工)
假期没敢睡懒觉,因为头天晚上就给娘打电话,说好了早点回去帮着采茶。这次俩孩儿也随行,回家路线规划得挺好,谁知赶上逢“将帅沟”大集,堵住严重!车子走走停停,近20分钟才冲出重围,到了宽阔地带。我驾轻就熟地穿梭在各个村庄之间,女儿说:“妈,这一路上拐来拐去的,你怎么还能找到去姥姥家的路?”我说:“孩子们,那是我回家的路啊,怎么能记不住呢?”
我回娘家的路,只有30多里,并不算远,可有时也会被各种事情,各种借口挡住,笼统算来,一年也就回去十几趟吧。
遥想那年,单身的我漂在别人的城市,正月里就出来了。端午节前夕,娘借用村里的电话打给我:“小丫,端午节不回来?回来吃粽子吧,你都快半年没回家了。”我在电话那头应付着:“不一定哦,有事,忙!走不开!”其实是对娘,对家存了怨气的。早早辍学出门打工,过早感受到了社会的冷暖和没有文化的不易,在陌生的城市里,只能干又苦又累让人瞧不起的活儿!娘啊,想当初,纵有千般难处,您怎么就不劝我坚持完成学业呢?因了这份不满,对娘的话,我爱搭不理!回家的路,我快要记不起!
端午节那天一大早,娘又打来电话告诉我,既然我没空回家,她要来看我,给我送粽子!我那不识字、又没出过远门的娘啊,你可知道出门的难处!我诺诺地应着:“您要来就来吧,记得坐火车啊,我去火车站接您!”也没当真,反正过节也没啥事,就溜达着去了火车站。火车准点停靠,我在出站口候着,既没报多大希望,却又眼巴巴地盼着……然后就看见了娘,那时才50多岁的娘,干净利索,脚步轻快,一根短棍挑着一个尼龙袋,正在出站口朝外张望。我紧走几步接过娘背上的袋子,却被里面满满的粽子和鸡蛋压了个趔趄!娘笑笑接过担子重新背在肩上:“太沉,你背不动!”我的娘,怨怼挡住了我回家的脚步,却挡不住您惦记儿女的心!
有时,想回家的脚步谁也挡不住!犹记那年,孩子刚三四个月大,初春季节,乍暖还寒。婆婆带着儿子去了二大姑姐家,我在家独自看着女儿,正收拾着东西呢,突然就生出要回娘家的念头!可那时还没有通乡村的公共汽车,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是我结婚前买的一辆踏板摩托车,孩子太小,还不会坐,要回趟娘家,真的不容易!我转来转去地想办法,终于在衣柜里翻腾出一个绣花的大背带,这带是一位大姐从山西老家带过来的,平时在家用不到,这会儿却帮了我大忙。赶紧给闺女穿戴整齐,垫好尿布,又找出一件长长的厚棉袄,先是把闺女放在背上,想了想又觉不妥,遂把闺女用背带捆在胸前,再把厚棉袄袖子朝后围在闺女身上,推出摩托车上路。30多里的路,我走了一个多小时,一会停下看看闺女会不会闷着啦?一会儿摸摸小手会不会冷?就这样走走停停,到娘家时已近午饭时间。到了门口一摁喇叭,娘听到声音赶紧迎出来,看我骑车带着孩子回来了,娘眼睛有些潮湿:“小丫来,想娘啦?”就这一句,让我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转。想我单身时可是来去自如,可现在,孩子却成为抛不开、放不下的温暖牵绊!
回到了熟悉的村庄,看到了熟悉的院墙,有饭菜的香气传来。我心中感慨万千:再远的距离,再难走的路,只要娘在家等着,就没有回不去的!可是这条回娘家的路,我们还能走多久?时间在慢慢溜走,父母在一天天变老,当有一天,那村庄,那小屋没有了父母忙碌的身影,不见了父母期盼的目光,我们的归属在哪里?这条回家的路是否还会充满了期待?唯愿父母身体健康,回家的路,永远不停歇!
(作者为天泰建筑公司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