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地上的“专利王”
编者按:
这是“最美兴业人”专栏时隔一年,第2次报道滕世金。
一年多的时间,11项“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他再次吸引了兴业人的目光,我们也再次走近他,试图展现最真实的他,也记录下他的变化与成果。这个劳动节,我们向创新精神致敬,也希望把这股子精气神儿传递给每一个兴业人。
——记天泰建筑公司安全部主管滕世金(二)
本报记者 王瑜 冯鹏
2016年兴业集团总结表彰大会上,来自不同战线的3名员工走上领奖台,领取“创新奖”。兴业史上首次颁发这类奖项,集团董事长丁杰说,设立创新奖,就是希望让“创新”二字在兴业深入人心!
听到这话,会场不起眼的角落里,滕世金的眼睛亮起来,他在心里默默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至少捣鼓出来5个“国家专利”!当天晚上回到家,他就把电焊机、切割机、电钻等“家伙什儿”在家里扑腾开……到2018年5月,他的目标“超额”实现了!
老滕,你给想想办法!
包括和同事共同研发的专利,2017年以来,滕世金主导或参与的项目获得授权并取得证书的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8项,已经授权未发证书的专利3项!
从新型安全配电箱、外脚手架搭设辅助安装装置,到墙面喷灰专用装置、临时性电梯井洞口防护装置、塔吊失电回转制动装置,这些专利设计工地建设的方方面面……滕世金每每在工地上转的时候,看到不方便、不安全的地方,总要试一试,想想法子。
公司几个项目经理也习惯了,遇到这类问题就找上门:“老滕,你快来看看,给想个办法!”
滕世金的面包车上,有一个褪了色的旧工具包,里面装满了各种工具:“这个包,我每天都会带着,村里、公司里、同事家不一定什么时候就有需要维修的东西,只要我能干、有空干,我就顺手帮忙解决了。”
在村里,滕世金更是出了名的热心肠,他笑称自己是村里的“编外”电工和维修工。村民尤其是独居老人,有个大事小情,都愿意来找他帮忙。
维修、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启发老滕“发明”的主要源泉。去年在百发居项目的工地上,老滕看见搭架子工人举着钢管很费劲,还不安全,工人也犯愁,向他求助。老滕想了会,立马跑到下面加工区,借来电焊设备,在工地上研究起来……这也就是“外脚手架搭设辅助安装装置”专利的雏形。
这样的事情多了,工地上,就经常看见老滕忙活的身影。“有想法就得立马试试,要不很容易就忘了!”他的想法很朴素。
一看就是天泰弄的!
在所有的专利里,最让他自豪的,莫过于新型安全配电箱。
那是2013年年底,本地某工地发生了一起因为随意接电而引发的工人触电事故,其实,那时“乱接电线”是工地通病。但这还是引起了天泰建筑公司领导层的注意,分管领导跑到工地上,召集大家一块儿研究。
领导了解滕世金,知道他是临时用电和机械维修方面的行家里手,便问他:“老滕,你快来看看,有没有办法不让工人私自乱接电?”
滕世金凑上前,思考的时间并不长:“在里面加块铁板罩上就行,只露出来开关、电闸操作手柄!”从产生这个初步想法,到“新型安全配电箱”形成产品,公司给了他莫大的支持和鼓励,老滕始终记得。
一开始他有顾虑,跟领导反映:“工地多,配电箱更多!这样一来,成本肯定得增加!而且工地接电也没有以前方便!”领导给他定心丸:“你只负责技术,别的不用管!”
为了让设想变成现实,老滕一趟趟跑配电箱生产厂家;为了让设备更实用、适用,他再一趟趟跑工地。就这样,仅仅3个月的时间,拥有“内门”的安全配电箱终于实现批量生产,运用到了天泰建筑公司的工地上。
2014年6月份,住建局质安站领导到兴业天泰的建筑工地调研,一眼相中了这个发明:“你们带着这个配电箱参加市里的观摩会!”
此后,观摩会上发生一幕让参展的天泰人至今说起来仍然忍俊不禁——
现场,一位“包工头”看到配电箱,皱着眉头跟旁边人说:“这一看就是天泰弄的!这以后接线,必须得找电工!太麻烦了!”
住建局领导就在旁边,一听这“埋怨”,高兴极了!这不就恰好杜绝了“工地乱接电”的通病嘛!
很快,这个发明在全市乃至山东省全面推广,也开启了 “专利王”的发明之路。
这个人有股“拗劲儿”!
初中毕业文凭,当过钳工、开过塔吊……如今的老滕,却已经是日照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筑工程“专家库”成员,两次受邀主讲质量安全大讲堂,为日照市塔吊工等工种工人培训授课!
老滕一直进步的秘诀是什么?
爱学习、爱钻研!这几乎是每一个熟悉滕世金的人对他的共同评价。
滕世金却谦虚起来,支支吾吾给出自己的答案:“我这个人,就是有股子拗劲儿……”说完笑起来。
滕世金所在的安全生产部是天泰建筑公司的安全督查部门,他则主要参与公司各项目的临时用电和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他工作细心、认真,大到机械臂,小到螺丝钉,稍微有点小问题,都难逃他的“法眼”。“永远有忙不完的事儿,有想法!”说起老滕,安全部经理黄超直点头。
不仅在专业上精进突破,老滕这双布满老茧的双手,还习得一手好字,写得一手好文章!兴业集团举办的书法比赛,他的硬笔篆书作品获奖,《兴业之窗》更是几乎每期都有他的新闻/文学作品发表!
天泰建筑公司董事长丁兆良曾在公司宣传工作会议上拿他举例子:“老滕都能获得优秀通讯员,我相信,只要你们像他一样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写出好文章!”
的确,这些年老滕的努力有目共睹!他坚持每天提前到岗学习,他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各种安全管理、机械等方面的书籍,以及每一期的《兴业之窗》报纸。“到了他这个年龄,更要多看,多学习!”
从32岁到47岁,老滕进入兴业15个年头了,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却从未磨灭他一如往初的热忱和执着!
现如今,老滕又有了新“烦恼”——让这些专利,变成产品,更多的运用到实际生产,促进公司现场管理,助力公司提升“软实力”!这是老滕和更多天泰人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