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的小院

王然
        姥爷今年91岁高龄了。自从感染过新冠之后,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为了方便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大舅把村南头未拆迁的老房子收拾出来,让姥爷搬了过去。白天,我妈跟小姨轮流过去“值班”,晚上,大舅去陪护过夜,周末的时候,小舅全家再来照看。
        于是每到周末的时候,老房子里的小院,就热热闹闹了起来,这里俨然成为了我们大家庭的聚会厅,大舅、小舅、小姨,表哥表嫂表姐们,再加上下一辈的孩子们,都会来到小院陪姥爷。大舅甚至支起了一口烧柴火的大铁锅,这周炖两只鸡,下周炖几条鱼,再糊上小姨拿手的锅贴,美味无穷,吃到心满意足。小院里孩子们是最高兴的,他们找到了久违的玩伴,一起奔跑追逐、嬉戏玩闹,洒下一串串欢笑。对了,孩子们还问邻居要来一只小狗崽作为宠物,我也把几个月前孩子从公园门口买的两只小鸡搬到了小院里。这样的小院,更让孩子们迷恋喜欢,一到周末就嚷嚷着要过来。
        每次来到小院,我都感觉仿佛回到了三十年前。那个时候村前还没有修建迎宾路,姥爷家的小院就在村口,前屋是姥爷经营的小卖部,后院便是家里的几间屋。夏日,微风拂过小院,大人们乘着凉,拉呱聊天、做饭炒菜,孩子们上墙爬屋,各种顽皮,身后还跟着一只不知疲倦、跑来跑去凑热闹的狗子……我清楚地记着,院子里有一棵大杏树,果子还不太熟的时候我跟小伙伴就急不可耐地爬上去摘着吃,然后酸倒牙满地蹦跳。
        前屋的小卖部更是我儿时的乐园,承载着满满的幸福和欢乐。直到现在每每想起,小卖部里散装白酒和酱油的浓郁香气就扑面而来,带着时光的沉香。夏天闷热的夜晚,昏黄的白炽灯下,屋顶的吊扇晃晃悠悠地转着,水泥柜台上撒着几把瓜子,我跟小伙伴们就歪坐在掉了漆的长条凳上,津津有味地看着老式黑白电视机里播放的《西游记》;晴朗的冬日,在外面耍累的我,匆匆跑回小卖部,熟练地冲进柜台里面,要么抓一把糖块,要么摸两块点心,又呼喊着冲向外面,姥爷总是在后面一顿说教,却从没有制止过我。  
        后来,市里修建迎宾路,姥爷的小院在第一批拆迁的范围内,小卖部和小院拆掉了,大杏树被拔除了,院子里的鸡啊狗啊也都处理掉了,我和小伙伴们瞬间失去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乐园。直到今年重启的小院,给大家带来了久违的亲近感,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一次又一次的小院相聚,让父母辈们、表兄弟姐妹们和下一代的孩子们,在姥爷的身边走得更近了。
这个周末,恰逢父亲节,又临近端午,家族的聚会还在继续着。铁锅里煮了粽子、炖了大骨,大伙围坐在大圆桌前吃着喝着、谈天说地,姥        爷像三十年前一样,一遍又一遍地叮嘱我别逗狗容易咬着,又不忘惦记重孙子们饭都吃好了吗……
(作者为行政中心文宣部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