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的力量
——揭秘兴业集团第二届职工科技创新成果奖背后
本报记者 张守艳 田博文
近日,兴业集团第二届职工科技创新成果展在兴业大厦一楼展出,吸引了众多人的眼光。本次成果展重点展示了兴业集团各产业自2021年以来特色鲜明、具有代表性的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涵盖房产建筑、汽车配件、绿化环保、建筑装饰等多个产业领域,彰显了兴业人的智慧和力量。
2021年,兴业集团共有55项创新项目申报年度创新成果奖。经专业评审组的现场考察调研及线上投票,最终30项创新成果脱颖而出,分获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这只是兴业集团鼓励创新、尊重创新,并坚持以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每一项创新成果的背后,都是兴业集团敢于攻艰克难、勇于改革突破的生动实践。
创新从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这些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一同感受创新的力量。
技术创新 助力业务高质高效
位于北京路与山东路交汇处的红星美凯龙日照至尊MALL,巨幅花瓣幕墙将建筑装扮得格外大气、时尚,尤其是夜晚呈现出的绚丽灯光效果,让人震撼。但很少有人知道,巨幅花瓣后面的单元式花瓣幕墙龙骨结构是红星美凯龙第八代外立面全国首创工艺,首创团队便是兴业房产设计中心。
最初,红星美凯龙提供的设计方案是将每个花瓣节点都提前在墙面打后置埋件。很快,兴业房设计中心发现了问题:后置埋件固定的位置大多是幕墙、砌块,甚至是结构梁,会不会存在安全问题?后置件的位置在保温内,是先做保温涂料还是先做埋件?2800个花瓣节点,打后埋件需要11000个膨胀或对穿螺栓,巨大的工作量能否保证项目一年内如期开业?
“我们请教了国内其他美凯龙项目,发现他们找的都是具有多次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而我们的施工队伍却从没有干过类似的项目。”兴业房产设计中心幕墙工程师胡尊山表示。施工难度大、成本高、时间紧,一时之间,所有人犯了难。
“能不能推翻原有的方案,重新设计?”在兴业房产总工程师许爱华的支持和带领下,设计中心团队多方面研究、多次优化调整,最终确定了单元式花瓣幕墙龙骨方案。
新方案取消了后置埋件和后置锚栓施工,降低成本;给花瓣做一套可提前预制的龙骨,工厂标准化生产,保证精度;单元采用上墙拼接,安装时与外墙面无接触,不破坏外墙保温,提高效率。就是这种省时省力的“傻瓜式”工艺,却赢得了红星美凯龙驻场工程师和施工人员的一致好评,并迅速在红星美凯龙内部推广开来。
以小创新解决大问题。在兴业集团,类似的技术创新还有很多,日照国际足球主场馆工程BIM设计与施工综合应用、喜来登酒吧钢架三维深化设计方法、建筑幕墙外开扇半自动安装装置……这些创新成果已经在一线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产品创新 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聚焦重大技术创新项目的同时,兴业集团还围绕降本增效、节能环保等方面对产品进行创新。
目前市面上的保温装饰一体板作为建筑外墙装饰保温材料,应用日益广泛,其中多以复合岩棉为主流。这种材料不仅容重大,而且与粘结砂浆相溶性差,采用岩棉作为保温装饰一体板保温材料时,需要在背面复合无机穿孔背板,增加了工序和成本。
在日钢绿城·理想之城项目,日照汇川建材公司作为项目总包,大胆革新保温装饰一体板材料,创新使用重量轻、造价低、导热系数低的隔离式微塑保温板代替岩棉复合保温材料。
“采用微塑保温板一段时间后,工人们发现生产出来的保温板与砂浆结合后在搬运过程中很容易断裂,于是我们从头开始梳理问题,找原因、想办法,通过多次尝试不同尺寸、规格的材料,最终,顺利解决了产品质量问题,确保产品投入生产。”汇川建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金峰说道。
“纵横开槽、砂浆覆面、采用专用砂浆处理板面平整度……”在生产过程中,汇川建材公司不断进行设备、工艺创新,使产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幅降低材料成本,初步计算,整个工程仅材料合计节省320万元,而理想之城南区也成为了日照市首个相同外墙保温体系下使用不同保温材料的样板工程,目前,该产品已取得国家专利。
隔离式微塑保温板作为汇川建材公司迎战市场的“拳头产品”,在提质增效、赢得市场美誉度的同时,也为公司下一步开拓市场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兴业集团旗下的汇川建材、兴业汽配等公司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了一批标志性创新产品,掌握了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用产品创新的火种点燃兴业制造的火炬,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兴业力量”。
管理创新 打造学习型团队
“196次‘萌芽学习’活动,70余次线下‘青苗小组’学习,560余次骨干高质量学习打卡……”这是兴业集团人力资源中心2021年在人才培养方面交出的亮眼答卷。
面对优质人才招引困难等实际问题,集团人力资源中心在总结过去人才培养有效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出发,因地制宜、勇于创新,重新梳理制定具体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对象,启动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人才有活力,创新有动力。一年来,针对新员工、高潜青年员工和中层管理者制定的“萌芽计划”“青苗计划”“骨干计划”,精准施教,学以致用,助力员工通用能力提升;师带徒、网络大学业务学习地图派发等,贴近实际、教学相长,助力员工专业能力提升。经过不断尝试、总结、优化,培训的触角向多个分公司延伸,兴业集团人才队伍建设活力迸发。
更加精准地培养关键人才,培养多层次、多专业、多梯队的集群式人才,这一具有兴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走向了系统化、专业化和精细化道路,并转化成为实实在的“生产力”“创造力”,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注入新动能。而随着人才培养体系的高效落地,企业内部学习氛围日益浓厚,学习型组织建设日趋成熟。
这样的管理创新在兴业集团比比皆是,涵盖人才培养、标准完善、安全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等方方面面,打造了企业发展“新引擎”。
一直以来,兴业集团高度重视职工创新工作,集团专门成立科学技术协会,设立“许爱华劳模创新工作室”“天泰小能人创新工作室”等创新阵地 ,举行科技创新成果展,制定了《创新成果评选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团结和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成效显著,在全集团营造了鼓励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下一步,兴业集团将不断提高创新和研发水平,完善人才管理和研发机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集团生产提效、降本增效和运营提升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让创新成果真正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集团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本报记者 张守艳 田博文
近日,兴业集团第二届职工科技创新成果展在兴业大厦一楼展出,吸引了众多人的眼光。本次成果展重点展示了兴业集团各产业自2021年以来特色鲜明、具有代表性的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涵盖房产建筑、汽车配件、绿化环保、建筑装饰等多个产业领域,彰显了兴业人的智慧和力量。
2021年,兴业集团共有55项创新项目申报年度创新成果奖。经专业评审组的现场考察调研及线上投票,最终30项创新成果脱颖而出,分获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这只是兴业集团鼓励创新、尊重创新,并坚持以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每一项创新成果的背后,都是兴业集团敢于攻艰克难、勇于改革突破的生动实践。
创新从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这些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一同感受创新的力量。
技术创新 助力业务高质高效
位于北京路与山东路交汇处的红星美凯龙日照至尊MALL,巨幅花瓣幕墙将建筑装扮得格外大气、时尚,尤其是夜晚呈现出的绚丽灯光效果,让人震撼。但很少有人知道,巨幅花瓣后面的单元式花瓣幕墙龙骨结构是红星美凯龙第八代外立面全国首创工艺,首创团队便是兴业房产设计中心。
最初,红星美凯龙提供的设计方案是将每个花瓣节点都提前在墙面打后置埋件。很快,兴业房设计中心发现了问题:后置埋件固定的位置大多是幕墙、砌块,甚至是结构梁,会不会存在安全问题?后置件的位置在保温内,是先做保温涂料还是先做埋件?2800个花瓣节点,打后埋件需要11000个膨胀或对穿螺栓,巨大的工作量能否保证项目一年内如期开业?
“我们请教了国内其他美凯龙项目,发现他们找的都是具有多次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而我们的施工队伍却从没有干过类似的项目。”兴业房产设计中心幕墙工程师胡尊山表示。施工难度大、成本高、时间紧,一时之间,所有人犯了难。
“能不能推翻原有的方案,重新设计?”在兴业房产总工程师许爱华的支持和带领下,设计中心团队多方面研究、多次优化调整,最终确定了单元式花瓣幕墙龙骨方案。
新方案取消了后置埋件和后置锚栓施工,降低成本;给花瓣做一套可提前预制的龙骨,工厂标准化生产,保证精度;单元采用上墙拼接,安装时与外墙面无接触,不破坏外墙保温,提高效率。就是这种省时省力的“傻瓜式”工艺,却赢得了红星美凯龙驻场工程师和施工人员的一致好评,并迅速在红星美凯龙内部推广开来。
以小创新解决大问题。在兴业集团,类似的技术创新还有很多,日照国际足球主场馆工程BIM设计与施工综合应用、喜来登酒吧钢架三维深化设计方法、建筑幕墙外开扇半自动安装装置……这些创新成果已经在一线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产品创新 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聚焦重大技术创新项目的同时,兴业集团还围绕降本增效、节能环保等方面对产品进行创新。
目前市面上的保温装饰一体板作为建筑外墙装饰保温材料,应用日益广泛,其中多以复合岩棉为主流。这种材料不仅容重大,而且与粘结砂浆相溶性差,采用岩棉作为保温装饰一体板保温材料时,需要在背面复合无机穿孔背板,增加了工序和成本。
在日钢绿城·理想之城项目,日照汇川建材公司作为项目总包,大胆革新保温装饰一体板材料,创新使用重量轻、造价低、导热系数低的隔离式微塑保温板代替岩棉复合保温材料。
“采用微塑保温板一段时间后,工人们发现生产出来的保温板与砂浆结合后在搬运过程中很容易断裂,于是我们从头开始梳理问题,找原因、想办法,通过多次尝试不同尺寸、规格的材料,最终,顺利解决了产品质量问题,确保产品投入生产。”汇川建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金峰说道。
“纵横开槽、砂浆覆面、采用专用砂浆处理板面平整度……”在生产过程中,汇川建材公司不断进行设备、工艺创新,使产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幅降低材料成本,初步计算,整个工程仅材料合计节省320万元,而理想之城南区也成为了日照市首个相同外墙保温体系下使用不同保温材料的样板工程,目前,该产品已取得国家专利。
隔离式微塑保温板作为汇川建材公司迎战市场的“拳头产品”,在提质增效、赢得市场美誉度的同时,也为公司下一步开拓市场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兴业集团旗下的汇川建材、兴业汽配等公司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了一批标志性创新产品,掌握了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用产品创新的火种点燃兴业制造的火炬,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兴业力量”。
管理创新 打造学习型团队
“196次‘萌芽学习’活动,70余次线下‘青苗小组’学习,560余次骨干高质量学习打卡……”这是兴业集团人力资源中心2021年在人才培养方面交出的亮眼答卷。
面对优质人才招引困难等实际问题,集团人力资源中心在总结过去人才培养有效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出发,因地制宜、勇于创新,重新梳理制定具体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对象,启动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人才有活力,创新有动力。一年来,针对新员工、高潜青年员工和中层管理者制定的“萌芽计划”“青苗计划”“骨干计划”,精准施教,学以致用,助力员工通用能力提升;师带徒、网络大学业务学习地图派发等,贴近实际、教学相长,助力员工专业能力提升。经过不断尝试、总结、优化,培训的触角向多个分公司延伸,兴业集团人才队伍建设活力迸发。
更加精准地培养关键人才,培养多层次、多专业、多梯队的集群式人才,这一具有兴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走向了系统化、专业化和精细化道路,并转化成为实实在的“生产力”“创造力”,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注入新动能。而随着人才培养体系的高效落地,企业内部学习氛围日益浓厚,学习型组织建设日趋成熟。
这样的管理创新在兴业集团比比皆是,涵盖人才培养、标准完善、安全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等方方面面,打造了企业发展“新引擎”。
一直以来,兴业集团高度重视职工创新工作,集团专门成立科学技术协会,设立“许爱华劳模创新工作室”“天泰小能人创新工作室”等创新阵地 ,举行科技创新成果展,制定了《创新成果评选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团结和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成效显著,在全集团营造了鼓励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下一步,兴业集团将不断提高创新和研发水平,完善人才管理和研发机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集团生产提效、降本增效和运营提升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让创新成果真正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集团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