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生活更美好

                                                                           张守梅
        如果说,我身上还有那么一点点有别于普通家庭妇女的气质,或者是在待人接物方面还算得体,与人交往还算知礼,那都得益于我爱读书。
        我十五岁辍学至今,漫长的岁月里,不管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都从未放弃过读书。少时,在山坡放牛时,在地里劳动时,我都不忘随手带一本。阅读的也不是多么深奥的书籍,学过的课本、三娘家看过的报纸,以及偶尔借到的《少年文艺》等,有什么看什么。
我是没有闲钱买书的,直到后来自己出去打工挣钱了,才算正儿八经地看几本书。也不过是我们那个年代流行的琼瑶的言情小说、金庸的武侠小说等,再就是订阅每期的《女友》或者《青年文摘》之类的杂志。
        1997年,我漂泊在临沂。只身在外讨生活的艰辛,以及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都没让我放弃读书。我工作的小店对面是一家租书屋,出租一些大众较喜欢的各类书籍和光碟什么的,与店主混得熟了,店里的书可以免费看。白天是没有时间的,晚上小店打烊后,卷帘门一关,阻断了尘世的喧嚣,我搬来整摞儿的书,不知疲倦地看着,这么多不花钱的书啊,怎能轻易放过!
        我被书中的文字所吸引,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又仿佛看到了幼时的自己。
        那年,姐姐与姐夫初识。颇喜欢看书的姐夫给我们捎来好多书,我和姐姐的眼睛都亮了——从没借到过这么多书呢!白天需要干活,但晚上看书又怕娘唠叨我们“点灯熬油”,于是我和姐俩人头对着头,用立起来的书本遮挡光亮,就着昏暗的煤油灯,不知疲倦地翻看着……第二天醒来,看到对方被油烟熏得乌黑的鼻孔相视大笑!
        这就是读书的魅力,过往会像金子一样在记忆里熠熠闪光,而用文字窖藏的时光,也会像美酒一样氤氲着香气。
        读书之余,我也尝试着写一些文字。写的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曾经以为忘记了的过去,都会随着文字浮现在眼前——
        想起小时候,飘雪的日子,暖暖的炕上,乖巧的我,静静地依偎在母亲怀里,听母亲动情地讲述她的童年。
        想起那年秋天,未晒干的地瓜干铺满了地,半夜被轰隆隆的雷声惊醒,一家人手忙脚乱地披衣下床,深秋的风,嗖嗖地凉。天阴得伸手不见五指,我们点了马灯,磕磕绊绊地窜到地里捡拾。捡拾大半时,也未见雨滴落下,仰起头来,看见天空湛蓝,一轮皎洁的半月挂在天幕——老天爷和我们开了个玩笑,雨,溜走了!
        想起那年,正值刘兰芳的评书《杨家将》热播,母亲花37元钱买来收音机。傍晚时分,天边红红的晚霞伴着落日逐渐隐没在西边的山峦里。母亲正在厨房做饭,屋顶上炊烟袅袅,厨房里饭菜飘香;我在猪栏旁的梨树下喂猪,猪儿们争抢食物,满足地哼哼着;收音机放在院子中间的凳子上,娘俩为了都能听得清楚点儿,跑来跑去地调整凳子的距离……
        当年那份欢快的心情,那份对生活的热望,以及那一树的梨花香,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因为自己没文化,好多年来我都是自卑的。后来成家了,有孩子了,孩子上学了。每个学期孩子们发新课本,我都如获至宝,仔细认真地看每一本。时间久了,孩子们也习惯了,每次发了新书回到家,都是第一时间交给我,哪怕正做着饭呢,我也赶紧把手擦两下,匆匆地翻上几页,等吃过饭收拾完了,就可以美美地看了!
        这些年,每一篇作品的发表,每一次收到读者热情的反馈,都带给我极大的信心,让我越来越喜欢文字。虽然没有文化,但不可以成为不上进的理由,更不能继续无知,我通过读书写作,充实了自己,结识了朋友,开阔了眼界。
        现在的我,是骄傲的,是满怀喜悦的,是读书,改变了我!
(作者为天泰建筑公司员工)